《放下網絡判官光環》

踏進2017年,現時只需在電話中輕輕一按,便能從真實世界中跳進虛擬世界,甚至塑造一個只屬於虛擬世界的新形象。在高舉自由的香港,隨性的網絡發言隨處可見,充斥著「認真你就輸了」的氣氛。然而,在這人人也是媒體主人的年代,一些不可輕視的責任著實存在。認真,是否真的輸了?

網絡世界難以被法律規管,從而衍生出一種「網上行為沒有責任」的默許文化,人人都能自由地發放及轉載資訊,但卻未必考慮到網上行為對現實所造成的影響,引致形形色色的問題。

 

尤其在最近十年,社交媒體遍地開花,令我們更方便地聯繫不同人、廣交結友的同時,卻又衍生出「Hater」、「酸民」文化。隨意看看Facebook,已發現一個「被酸」的例子,有時部分酸民未有了解過詳細背景,便講出中傷他人,甚至是恐嚇性的言論,以「未審先判」的方式處理事情,更沒有想像過「受審者」的感受,他們會因負評而感受到很多負面情緒,甚至會感到很焦慮,並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。

 

然而,公審事件天天發生,甚至演變成「起底組全面進場」,引致網絡欺凌事件。不少網絡公審事件並非建基於客觀事實,而是單憑一張片面的照片、以訛傳訛的「後真相」,繼而變成一次次網絡暴力。在這些未能看清全盤事實的時候,致力新媒體素養教育的網上社工建議大眾應自行思考會否「跟車太貼」,從而參與討論。

 

事實上,網絡中亦不乏「炒車」事件,即欺凌事件的始作俑者與其他公審參與者批評有誤的情況。不少網民會為事件受害人平反,藉以維護正義,卻不知不覺演變成「二次欺凌」:攻擊事件的發起人。網上社工指出,如果網絡使用者缺乏良好的素養,如同理心、求真能力及責任感,網絡可以成為一個很危險及傷害性很大的平台。

 

29/11/2017

發表回覆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